鉑銠坩堝是由鉑(Pt)和銠(Rh)兩種貴金屬按一定比例合金制成的實驗器具。
性能特點
耐高溫:鉑銠合金具有高熔點和熱穩定性,可在高溫環境下長時間使用而不產生變形或破裂,部分鉑銠坩堝可耐受高達 1700℃的高溫。
耐腐蝕性:鉑銠合金的化學穩定性使其不易受到大多數化學物質的腐蝕,包括強酸和強堿,能耐受一些強酸、強堿甚至強氧化劑的腐蝕。
導熱性好: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能,能夠迅速傳導加熱源的熱量,并將其均勻地傳遞給反應物,確保溫度分布的均勻性,有利于提高實驗的重現性和結果的準確性。
化學惰性:不易與大多數試劑發生反應,無金屬離子滲出,能保障樣品純度,適用于對試劑較為敏感的實驗,如制備純度較高的試劑、催化劑等。
應用領域
分析化學:用于灰分測定、樣品前處理等,可避免金屬污染,保證分析結果的準確性。
材料科學:在高溫單晶生長,如藍寶石、晶體的制備,以及熔鹽電解、稀土金屬提取等實驗中發揮重要作用。
工業制造:常用于光學玻璃熔煉,可避免氣泡和雜質的產生,還可用于鉑族金屬提純等工藝。
使用與維護
操作規范:避免超過材質極限溫度,不同比例的鉑銠坩堝極限溫度不同;禁止與還原性物質,如 P、S、Si 等接觸,以免形成低熔點共晶,也不能與熔融堿金屬接觸,否則會發生劇烈腐蝕;推薦使用馬弗爐、氫氧焰等加熱方式,禁止接觸碳質加熱體,以防生成 PtC。
清潔方法:對于有機殘留,可在 500℃灼燒 4 小時后,用稀鹽酸浸泡;若有硅酸鹽附著,可用 5% 的氫氟酸超聲處理,但時間不宜超過 5 分鐘;金屬氧化物則可通過熔融焦硫酸鉀(K?S?O?)進行溶解。
存放要求:應單獨存放于有柔軟絨布內襯的容器中,避免與硬質器具接觸,防止刮傷表面。